索 引 号: | 013526634/2013-09881 |
分 类: | 综合政务(其他) ; 报告 |
发文机关: | 磐石市朝阳山镇人民政府 |
成文日期: | 2013年11月15日 |
标 题: | 朝阳山镇志愿服务活动方案 |
发文字号: | 无 |
发布日期: | 2013年11月15日 |
索 引 号: | 013526634/2013-09881 | 分 类: | 综合政务(其他) ; 报告 |
发文机关: | 磐石市朝阳山镇人民政府 | 成文日期: | 2013年11月15日 |
标 题: | 朝阳山镇志愿服务活动方案 | ||
发文字号: | 无 | 发布日期: | 2013年11月15日 |
朝阳山镇志愿服务活动方案
为了进一步广泛动员和引导社会志愿者积极参与创建文明城镇活动,发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我镇近期将组织全镇广大志愿者通过积极参与社会志愿服务活动,宣传文明创建,提高全镇人民的文明素质,努力在全社会形成互助互爱的人际关系和文明和谐的社会风尚,全力推进我镇志愿者服务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现结合实际,制定社会志愿服务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构建“实力磐石、和谐磐石、生态磐石”为目标,本着志愿性与制约性相结合,无偿性与公益性相结合,组织性与业余性相结合的原则,进一步深入开展我镇志愿者服务活动,不断树立我镇志愿者的良好形象,激励和引导更多的志愿者弘扬志愿精神,投身志愿服务事业,努力营造“有困难找志愿者,有时间做志愿者”的良好氛围,为早日实现“富镇裕民”的奋斗目标贡献智慧和力量。
二、组织机构
为切实抓好志愿者工作,落实责任,明确分工,特成立以镇党委副书记牵头的工作小组,下设志愿者服务办公室(党办)。朝阳山镇志愿者服务机构下设19个分会,设在各村部。各分会下设志愿者服务队,负责组织协调分会服务队志愿者活动。
三、活动宗旨
1、自愿性原则。应充分体现志愿者的个人意愿,志愿者参与和选择服务的项目不带任何强制性,均采取自愿原则。
2、公益性原则。志愿者服务是居民自愿为群众提供的公益性服务,不收取任何报酬的,是出于人文关怀和博大爱心而付出的无私奉献。
3、实效性原则。社区志愿者活动的开展要从实际出发,根据自身条件,把主观愿望与客观实际结合起来,把群众的需求和服务能力结合起来,实事求是,量力而行。
4、规范性原则。志愿者在区志愿者工作小组的统一领导下,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有目标地进行。
四、活动内容
1、深入开展文化志愿服务。为着力营造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社会和谐、家庭幸福的浓厚氛围,在全社会唱响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伟大祖国好、各族人民好的时代主旋律,组织志愿者队伍在全镇深入开展“颂歌献给党”主题活动。
责任单位:文化站 各村
2、以“关爱留守儿童”活动为载体,大力开展帮助留守儿童志愿服务。组建关爱留守儿童志愿服务队,采取结对帮扶,定期服务等形式,对留守儿童进行学习、心理、教育、卫生等方面的辅导。
责任单位:镇妇联 镇党办
3、以“讲文明、践礼仪,小手拉大手”活动为载体,开展中学生志愿服务。以加强中学生养成教育和提高广大家长文明素质为目标,增强文明意识,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鼓励少年志愿者们查找身边不文明行为,提倡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解决“随地吐痰、随地乱扔垃圾、随手涂画”等问题,以学生的行为影响家长,将学校教育逐步延伸到家庭,带动家庭、拉动社会,营造文明共建的良好氛围。
责任单位:三棚中学 朝阳山中心校
4、以“创建文明家园”为目标,开展清除白色垃圾、清理乱贴乱画、清理脏乱差卫生死角等集中性卫生整治活动,营造干净整洁的卫生环境。
责任单位:各村 各镇直机关单位
5、宣传以志愿献血活动为载体,积极开展爱心奉献志愿服务。通过开展宣传无偿献血和捐献造血干细胞的意义,动员更多的志愿者加入到志愿献血活动中来。
责任单位:朝阳山镇卫生院
6、以“志愿服务助交通”活动为载体,开展文明出行志愿服务。通过发放交通法规宣传单,劝导行人文明出行,来倡导市民养成文明出行的良好风尚。
责任单位:朝阳山镇交警中队
7、以完善志愿服务网络建设为载体,建立健全志愿服务各项工作机制。各行政村、各镇直机关单位成立志愿服务队,形成逐级管理、逐级考核、规范登记、统一管理的工作体系。有专人负责,确保群众需求及时得到服务。
责任单位:镇党办 各村 各镇直机关单位
五、活动要求
1、加强引导。各相关单位要引导干部职工和广大群众正确认识开展志愿服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号召广大志愿者通过奉献和付出、通过爱心和善举,在帮助他人、温暖他人中实现个人价值,为推动我和谐社会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
2、精心部署。各有关单位要高度重视,周密部署、精心实施、狠抓落实、突出创新,要在志愿服务理念宣传,志愿者队伍拓展、组织管理、开展活动上下功夫,确保志愿服务活动贴近实际、富有成效,真正能为群众排忧解难,雪中送炭,能够切实提高全民素质,培育社会文明风尚。
3、提供保障。各有关单位在确保志愿服务活动效果的同时,切实为活动提供有力保障。特别是在公共场合、交通道路上开展活动和组织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时,一定要高度重视安全工作,必须设专人负责安全防范,防止出现意外伤害及其他问题。
4、做好宣传。要加大对志愿服务的宣传力度,充分发挥报刊、广播、电视等大众媒体的作用,普及志愿服务知识,宣传志愿服务活动取得的实效和志愿者感人事迹,尤其要注重挖掘先进典型,营造有利于志愿服务开展的浓郁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