磐石市政府信息公开专栏 >> 磐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 政府信息公开基础平台

索  引 号: 013526056/2006-03535
分  类: 综合政务(其他) ; 公告
发文机关: 磐石市人民政府
成文日期: 2006年02月20日
标      题: 磐石市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文字号:
发布日期: 2006年02月20日
索  引 号: 013526056/2006-03535 分  类: 综合政务(其他) ; 公告
发文机关: 磐石市人民政府 成文日期: 2006年02月20日
标      题: 磐石市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文字号: 发布日期: 2006年02月20日
磐石市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磐石市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磐石市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5, 是实现“十五”计划发展目标的最后一年。在这一年里,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实施环境立市、全民创业战略,促进投资、发展工业,用工业化带动产业化、城镇化和市场化。国民经济保持快速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明显进步,较好的实现了“十五”计划发展目标,为“十一五”规划的起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国民经济经济总量国民经济保持快速增长。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0亿元,按现价计算,比上年增长28.8%,全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1869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2亿元,增长16%;第二产业增加值52.8亿元,增长41.9%;第三产业增加值35.2亿元,增长20.5%。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2.2%63.4%24.4%,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分别为3.5%18.3%7%。三次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的比例由上年的22.243.634.2调整为204832。财政收支财政收入继续与经济发展保持同步增长。全口径财政收入完成56957万元,同比增长29.1%,全口径财政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2%。一般预算收入完成54682万元,同比增长21.8%。全口径财政支出完成58820亿元,同比增长25.8%,一般预算支出完成56421万元,同比增长23.8%。农 业农作物种植结构得到进一步调整,农业生产发展势头较好,粮食产量继续保持较高水平。全社会农作物播种面积91057公顷,比上年增长18.4%,其中:玉米播种面积49317公顷,增长11.0%;水稻播种面积19167公顷,增长65.4%;大豆播种面积13111公顷,增长8.1%。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31916万元,比上年增长12.6%。实现农业产值138504万元,比上年增长3.2 %。粮食总产量547773吨,比上年减少1.0%,其中:水稻136696吨,比上年增长20.9%;玉米369504吨,比上年减少7.8%;大豆33424吨,比上年增长10.1%;油料产量628吨,比上年增长17.8%;烟叶156吨,比去年减少22.0%。全年实现牧业产值177800万元,比上年增长22.3%。生猪出栏997518头,比上年增长28.9%。肉牛出栏326037头,比上年增长71.9%。猪牛羊肉产量达到125144吨,比上年增长41.9%。牛奶产量1045吨,比上年增长130.7%。全年渔业完成产值9002万元,水产品总产量达到4510吨,比上年增长4.9%。全年林业产值完成3410元,比上年增长0.5%。当年完成造林面积1255公顷,比上年下降18.2%;迹地更新面积186公顷,下降37.2%。农机装备总量持续增长,结构进一步改善,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19.4万千瓦,比上年增长9.0%。农业生产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以农田水利建设和节水灌溉工程等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得到加强,综合防灾抗灾能力明显增强。工 业工业发展步伐加快,工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2004年全市工业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42.5亿元,比上年增长41.7%。其中规模工业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28.7亿元,比上年增长31.8%。实现销售收入69.5亿元,比上年增长11.6%。全年规模工业企业实现利润75928万元,比上年增加11713万元,增长18.2%。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利润为22908万元,增长168.2%。全市规模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252.83,上升47.52个百分点;总资产贡献率17.85%,上升0.4个百分点;资本保值增值率121.4%,下降7.57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61.2%,下降2.17个百分点;流动资产周转率1.69次,减少0.31次;成本费用利润率13.3%,上升1.8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183328/人,增加73894元;产品销售率94.26%,下降4.46个百分点。建 筑 业全年资质等级以上建筑业企业完成总产值12193万元,完成增加值3229万元,房屋建筑施工面积40.02万平方米,竣工面积38.59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投资全年实现固定资产投资384718万元,比上年增长42.4%。其中,城镇投资完成268534万元;农村投资完成82286万元;房地产投资完成33798万元。房屋施工面积76.1万平方米,其中:住宅施工面积27.5万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积58.1万平方米,其中:住宅竣工面积26.8万平方米。在建项目279项,其中,完成投资亿元及以上项目及单位11个,完成投资3000万元以上项目及单位13个。全年建成投产项目249项,新增固定资产311358万元。 国内贸易消费品市场活跃,购销两旺。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8039万元,同比增长21.2%。其中,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实现197325万元,同比增长20.2%;餐饮业零售额实现30067万元,同比增长28.1%。分地域看,市的消费品零售额实现123515万元,同比增长18.6%; 市以下农村市场消费品零售额实现104524万元,同比增长24.4%。交通运输和邮电交通运输业快速发展。全年公路货物周转量8916万吨公里,同比增长31%。全年公路旅客发送量31805万人公里,同比增长17%。邮电通信业继续发展。全年邮政业务总量1990万元,比上年增长22.5%;年末本地电话用户151020户;邮电系统注册中国互联网用户5215户。 金 融金融运行平稳,信贷资金来源稳步增长。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390976万元,比年初增加49266万元。其中:城乡居民本外币储蓄存款294277万元,比年初增加40548万元。年末本外币贷款余额为383749万元,比年初增加54093万元。

二、社会发展教 育教育事业进一步发展。素质教育全面推进,教育质量稳步提升。目前,全市共有普通中学26所,在校学生34297人,专任教师1534人。其中:高级中学3所,完中(初中、高中)3所,初级中学14所,九年一贯制6所。小学153所,在校学生29666人。幼儿园83所,在园儿童8850人。全市有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学生80人。文 化文化、广电事业健康发展。全市有各类艺术表演团体1个,艺术表演场所1个,影剧院1个,文化艺术馆(站)18个,公共图书馆1个,总藏书量达到14.3万册。 2005年,广播电视事业稳步发展,全市有广播电台1座,公共广播节目套数1套,全年公共广播节目播出时间5040小时;电视台1座,公共电视节目套数1套,全年公共电视节目播出时间6466小时。全市无线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达到99%,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达到96%。卫 生全市卫生事业呈现出稳步发展的良好态势。全市拥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690所,其中:医院7所,卫生院22所,专科疾病防治机构1所,妇幼保健机构1,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所,诊所54所,卫生所(医务室)604所。全市拥有卫生技术人员1680人,千人口拥有卫生技术人员3.34人。全市拥有医疗床位1450张,千人口拥有医疗床位2.88张。全市医疗机构完成门诊量40.9万人次,比上年减少2.2万人次,入院1.8万人,比上年增加0.1万人,治愈率64.29%,住院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89.83%,病床使用率为34.59%,比上年减少0.8个百分点。出院者平均住院8.33天,比上年增加0.65天。城市建设和市政公用事业 2005年城市维护建设支出1950万元,比上年增长43%,其中:市容环境卫生支出584万元,道路桥梁支出812万元,园林绿化支出117万元,供水支出10万元,其他支出584万元。城市公用事业取得新成绩。城市供水总量764万立方米,综合生产能力2.16万立方米/日。燃气外购量400万立方米,家庭用液化气用户达2.2万户。城市集中供热面积183万平方米,供热能力达188兆瓦。市区公共汽车运营车辆65辆,运营线路网长33公里,客运总量133万人次,年末实有出租汽车394台。城市绿化覆盖面积240公顷,其中:建城区210公顷。园林绿地面积89公顷,其中:建城区73公顷,公共绿地面积68公顷。

三、人民生活人口与计划生育 2005年末,全市户籍人口538371人。其中,男性人口276247人,女性人口262124人。农业人口363434人,非农业人口174937人。全市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01‰。比上年上升了2.7个千分点。出生人口3502人,死亡人口1882人,人口出生率6.50‰,死亡率3.49‰。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746元,比上年增长10%。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406元,增长8.3%。生活与保障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加快,社会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基金征缴力度不断加大。参加养老保险人数达到30216人,其中:企业5786人,事业1728人,其他人员22702人。全年征缴养老保险基金12784万元,其中:当期征缴4543万元,补缴带入及清收陈欠8241万元。养老金社会发放人数12388人,发放养老金8087万元,社会化发放率100%。社会福利事业持续发展。全市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事业单位15个,拥有床位700张,收养347人。全市各类社会福利企业7户,共安置89名城镇残疾人就业。 2005年,全市有18812人享受到最低生活保障补助,全市低保资金达到1722万元,其中城镇1548万元,农村174万元。

四、主要问题 2005年,全市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同时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经济增长方式较为粗放,资源型、高消耗产品仍占主流;交通、能源等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因素仍显突出;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依然很大;农业生产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还有待加强。

本公报中部份指标为快报数,个别指标因口径变动,变化较大,由市统计局负责解释。